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水利水电学院 高志涵
(一)个人简介
高志涵,男,汉族,1998年12月生,中共党员,2021级水利水电学院水工结构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水工混凝土新材料,师从陈波教授。研究生期间担任水利水电学院2021级水工结构工程硕士生第一党支部纪检委员;获得2021级硕士研究生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学业一等奖学金、2022年度优秀研究生、2021-2022学年“铁岭特种阀门奖助学金”、2023年度潘家铮水电奖学金;发表学术论文5篇,其中A类期刊3篇、B类期刊2篇。
(二)个人事迹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高志涵自研究生入学以来一直以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优秀师兄师姐为榜样,了解其优秀事迹并时刻提醒自己见贤思齐。入学以来,他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主修课程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课后积极参加学术讲座,与专家大咖交流沟通,了解专业领域前沿科技,探讨科研途中所遇问题;广泛阅读学术文献,迅速用专业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系统学习论文写作的规范技巧,入学半年便顺利发表中文核心论文。在进行第一篇EI论文写作的过程中,他在Avizo专业软件中的部分使用场景遭遇瓶颈,经过不懈努力,他与赛默飞中国可视化软件经理Eric交流学习,并参加了赛默飞主办的线下学术会议,在与各单位学者、教授沟通学习的过程中,他熟练掌握了软件的操作技巧,并迅速转化为科研产出,一年时间内发表中文核心论文1篇、EI论文2篇。
专攻科研,不怕吃苦
高志涵的研究方向为水工混凝土新材料及其改性增韧技术,课余时间常泡在实验室,和水泥混凝土打交道。从事混凝土实验相对而言较为艰苦,他却乐在其中,主动走出舒适圈,从浇筑大厅到混凝土养护室再到冻融实验室,都能看到他的身影。研一、研二暑假他均选择留校做实验,曾顶着39℃的高温天气随师兄前往金陵科技学院做混凝土单轴压缩-声发射-DIC联合实验,每天早上8点出门,晚上9点回校。一份付出一份收获,暑期的实验数据为课题组带来数篇高质量论文的产出。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至少有一个在路上”,这是高志涵的座右铭,他也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句话。受项目委托,他在硕士期间分别前往安徽泾县、新疆伊犁、河南焦作、浙江嵊泗等地出差,对他而言,前往工程现场并非苦差事,而是将书本知识与实际工程结合的“第二课堂”。理论源于实践,又用来指导实践,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是他一直遵循的科研原则。学习之余,他经常和同学相约骑行,从紫金山麓到玄武湖畔,从常州金坛到安徽滁州。在他看来,锻炼身体和科研学习同样重要,健康的体魄是保持高质量研究的前提,骑行的过程更是对身心的一次放松。
高志涵同学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践行我校“艰苦朴素 实事求是 严格要求 勇于探索”的校训,相信他能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不断挑战自己,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水之子。